愿我们勤于读书,不只在世界读书日

时间:2025-04-22 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:梁媛 编辑:邱梦

分享到

临近“世界读书日”,网上网下关于读书的各种活动多了起来。透过报道,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智媒时代数字阅读的新风尚,另一方面不少人也在反思快节奏的生活中碎片化阅读的弊端。“世界读书日”从1995年设立至今已经30年,时境变迁,而阅读的意义历久弥新。

读经典,让阅读成为生命的延长线。林语堂说,“读书,开茅塞,除鄙见,得新知,增学问,广识见,养性灵”。读书使人增长学问见识,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,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。读书“养性灵”,这一好处,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。这让人不得不想到我们的孩子。如今不少的中学生,读的多是教辅资料、习题集等应试书;就算有空闲,他们爱好读的也多是科幻小说、历史穿越、校园青春之类的“快餐书”,读名著、经典的反而少了。这并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。所以我们只要可以选择,就要从经典入手。阅读经典,方能让我们活在古圣先贤的生命延长线上。

读智慧,让阅读成为最好的“医生”。人到中年,成家立业是人生的一道坎,读书常常得见缝插针。但即便再忙,我们发现一本好书,还是会立马下单。一旦从柴米油盐中脱身,就马上一卷在手,宠辱皆忘。这就是书中智慧的宝贵之处。读历史书,让人以史为鉴,沉淀定力;读文学书,让人品味世间百态,锤炼品行;读科学类书籍,探索未知世界,激发创新思维;读旅行随记,让人遇见有趣的灵魂。人生不易,不妨读书“自渡”。心中有光,素履以往。

读素养,让阅读塑造竞争力。近些年,每到高考或是读书日,总有人鼓吹“读书无用论”。但仔细想想,这一论断毫无说服力。现实中确实有些名人的学历不算高,但他们的成功丝毫离不开在后天补上了“读书”这一课。现实中也确实存在学历贬值的情况,但就个体而言,读书虽未必带来外在的名利,但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触及人生的上限,精彩地走过一生。就社会而言,读书则是凝聚力,读书明理而启智,有助于形成共同的价值和愿景,从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。对于国家民族来说,在知识快速更新、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下,阅读意味着对人类文明成果的搜集、整合和应用。国家越重视阅读,国民的阅读力就越好,整体素质就越高,国家的竞争力也就越强。

愿我们勤于读书,不只在世界读书日。

责编:梁媛 编辑:邱梦
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

湖南教育新闻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查看详情
国防教育频道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查看详情
湖南招考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查看详情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查看详情
奋斗青春号
奋斗青春号

奋斗青春号

查看详情
友情链接